400-123-4567

进出口贸易范九游娱乐官方网站文精选发布日期:2024-05-10 04:46:37 浏览次数:

  九游娱乐二、2009年1月份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共166个,其中我市从56个国家(地区)进口货物,而我市的商品则出口至165个国家(地区)。

  2009年1月份全市对美国、日本、阿联酋、韩国、意大利等五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了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166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总额的29.69%。五大出口贸易国(地区)分别为美国、阿联酋、意大利、印度、德国,出口值占全市出口贸易额的31.07%。

  2009年1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40416万美元,减少14.02%,占外贸总额的86.52%;加工贸易额为18806万美元,减少50.44%(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026万美元,减少21.47%;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7780万美元,减少51.48%),占外贸总额的11.59%。

  四、私营企业继续成为全市第一大外贸主体,三资企业次之,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进出口位居其后。

  六、2009年1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00万美元的企业有121家,其中出口值超过200万美元的企业有97家,进口值超200万美元的企业有22家。

  2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88%。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增长14.16%;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增长11.66%;农产品进出口逆差由2005年的14.7亿美元减少到9.6亿美元,减少幅度达34.69%。

  从主要农产品看,20**年我国大米出口123.7万吨,比上年增长84.1%;大米进口71.9万吨,比上年增长37.7%。小麦出口111.4万吨,比上年增长328.5%;小麦进口58.4万吨,比上年减少83.5%;玉米出口3**万吨,比上年减少64.3%;玉米进口6.5万吨,比上年增长15倍;大豆进口2827万吨,比上年增长6.3%;棉花出口1.3万吨,比上年增长160%;棉花进口364.5万吨,比上年增长41.7%;食用植物油出口40万吨,比上年增长75.5%;食用植物油进口677.4万吨,比上年增长9%;食糖出口15.4万吨,比上年减少57%;食糖进口137.4万吨,比上年减少1.2%;蔬菜出口732.6万吨,比上年增长7.8%;蔬菜进口11.7万吨,比上年增长20.6%;水果出口370.3万吨,比上年增长1.6%;水果进口125.8万吨,比上年增长9.8%;畜产品出口3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畜产品进口4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水产品出口9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水产品进口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

  农产品进出口继续较快增长。2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7年增长,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5.05%,居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和英国之后,列世界第7位。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较快并超过英国,2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继续较快增长,我们推测:我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上排名可能前移,这表明中国正在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农产品进出口逆差连续减少。近三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共减少幅度达79.4%,初步改善了农产品贸易逆差过大所引起的不利情况,从2004年逆差46.6亿美元减少至2005年逆差14.7亿美元,再减少至20**年逆差9.6亿美元。这表明在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和增强贸易平衡调节能力,减低和避免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冲击的负面影响。

  部分农产品价格上升明显。2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派氏)为104.9,比2005年上升4.9%。出口日本、香港、欧盟和美国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02.3、103.3、110.7和101.2。大蒜、苹果、苹果汁、蘑菇罐头等8种大宗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均超过20%,例如,新鲜及冷冻蒜头出口的单位价格比上一年上升了36.13%。农产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投入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质量安全费用增加等。

  东部仍是农产品出口主要地区。山东、广东、浙江、辽宁、福建和江苏六省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值得关注的是,20**年我国面临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实施食品安全新法规的情况下,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不仅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6%,继续名列全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而且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达17.3%,呈现农产品出口增长强劲的势头。

  玉米出口减少大豆进口增加。20**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大幅减少,从2005年861万吨减少至3**万吨;同时,国内加工业玉米消费量达3500万吨,比上年增加1000万吨,国内玉米深加工能力迅速增长导致玉米供求关系变化以及出口减少的结果。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282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增长6.3%,远远超过2005年我国大豆生产量1635万吨。

  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大。20**年,我国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新增设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和保护制度。国家继续实行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实现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工程、种子工程等,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这些政策措施加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意识普遍提高。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工作,这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意识普遍提高,这种意识正在逐步成为包括决策者、管理者、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管理工作已进入法制化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开始实施;质量安全管理已进入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我国许多地区正在对农产品进行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农业、商务、卫生、检验检疫、工商等部门形成了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和装备得到显著加强。

  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积极探索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方面有:1.加快转变农产品出口增长方式,扶持大型龙头企业,鼓励优质农产品出口。20**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数量,比上年增加21.4%;2.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出口企业门槛。山东省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对推动农产品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3.加强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指导。商务部出口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丰富信息内容,现已提供美国、欧盟、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基本情况;4.加强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农产品出口企业骨干力量。20**年商务部等部委先后组织10个省(市)农产品出口企业人员培训,增强企业应对海外市场变化的能力。

  处理贸易争端的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加入WTO以来,随着农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我国频繁遭遇各种贸易摩擦和纠纷。我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会)、贸易企业在贸易实战中经受锻炼,显著地提高了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20**年6月,我国暖水虾出口企业诉讼美国商务部反倾销案取得胜诉;2004年4月,我国商务部对日本紫菜进口配额制度展开贸易壁垒调查,最终使日本取消对中国紫菜的歧视性措施;20**年我国企业积极应对欧盟、日本出台的新食品安全法和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使年中一度出现的农产品出口下降态势得到扭转。

  农产品贸易逆差根本原因是农业资源不足。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已连续三年出现逆差,其根本原因是土地、水等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一些农产品生产。一方面,近几年国内油脂业、纺织业、酿酒业等产业扩展较快,对粮棉油的需求不断上升,但是国产大豆、棉花、油料作物数量不能满足需求量,20**年我国大豆、棉花和植物油进口额分别占全部农产品进口额的23.4%、15.2%、10%,这3项累计接近农产品进口总额的49%;另一方面,由于过去不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在相当程度上造成部分土地和水源污染,这种状况在一定时间内难以彻底消除,从而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提高。在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资源和环境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约束将逐步显现出来。

  重视农产品外贸行业组织发育和发展。国家应重视和加强行业组织建设,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解决制约农产品外贸行业组织发育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试点和探索,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成功经验,总结出规律性、普遍性经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并有实效的行业组织提供理论和实践准备。

  研究金融信贷对农产品出口扶持措施。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应加强合作,根据农产品贸易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研究金融信贷对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尤其是针对国内农产品外贸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积极探索金融信贷业制度创新,解决目前困扰农产品出口企业缺乏和获得流动资金的状况。

  建立规范的农产品外贸企业管理制度。根据发达国家对农产品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外贸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以农产品质量、企业质量安全性保障体系和企业诚信度等为依据,建立农产品出口企业考核制度,整合农产品外贸企业,提高外贸企业进入门槛,排除不良企业的干扰,从制度上保证农产品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转变。

  增强我国开拓和发展国外市场的能力。为了改变中国农产品外贸经常被动应对发达国家的局面,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和充实信息服务,同时组织有关力量对国外市场进行跟踪研究,及时提出主动性和前瞻性对策措施,并考虑从政策上支持企业集团、行业组织开发国外市场。

  加强重要农产品进口的宏观调节措施。根据有关国际市场趋势分析,20**年某些农产品国际价格可能在高位运行,特别要关注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等进口量大的品种,积极考虑运用进口大国的有利条件,协调行业内企业对外策略,争取获得产品定价权,减少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的不利影响。加强国家宏观调节措施,严禁国有大型企业违反政策操作和干扰正常市场秩序。

  据中新社1月27日报道,广州海关26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值630多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其中,**对东盟出口近270亿美元,增长8%;自东盟进口约360亿美元,下降4%,贸易逆差96亿多美元。

  2009年12月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近74亿美元,增长39%,进出口值创年内新高。自3月份起,**对东盟出口起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其中,12月份出口31亿美元,增长27%;自东盟进口42亿多美元,增长近一半。

  据了解,2009年,**与马来西亚贸易总值近170亿美元,增长3.4%,占同期**对东盟进出口总值的27%,位列**与东盟贸易首位。同期,**与新加坡的进出口总值为160亿美元,增长8%;与泰国的进出口总值近130亿美元,下降2%。此外,与缅甸和文莱进出口总值均大幅增长一半以上。

  催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推动物流业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作为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物流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速度,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一方面,随全球一体化呈爆炸式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现代物流业健康、高速发展已经成为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业的业务流程更加优化,服务水平较高,可以满足进出口贸易品类不断丰富、贸易量持续增长的要求,促进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具体来说,物流业的多样化发展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多品种、小批量发展;物流业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也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物流业的高效发展可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一般来说,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取货物周转量指标代表华北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进出口总额代表华北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两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实证检验物流业对华北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3.1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分析对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目的是验证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是否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影响程度的显著性如何。华北地区2003-2012年间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的统计数据

  3.2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的弹性分析以上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了华北地区物流业发展对其进出口贸易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无法计算出影响程度有多大。本部分研究以经济学原理中的弹性理论为依据,力求定量分析出华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变化引起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幅度有多大。3结论现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出其不意地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汇率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实现汇改以来已一年整,人民币汇率弹性循序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2006年7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达人民币7.9732元兑1美元。与2005年7月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升值了约3.66%。金融市场这一新的变化,无疑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的原因是一个与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相糅合的问题。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主要依据在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巨额外汇储备等。

  2003年,中国经济在扩大内需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长的带动下,经济保持年增8.2%的强劲势头。一般来说,若一国能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则会支持本国的货币稳定升值。另一方面,我国近10年来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尤其是来自美国的顺差,目前已成为排在日本之后全球第二大贸易顺差的国家,这是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主权国家都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以支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的绝对规模和增长速度都持续攀高,至2005年9月底,己达到769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外汇储备国。虽然外汇储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各项指标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国内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在长期内影响着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使得人民币面临着长期持续的升值压力。

  根据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情况,我国曾多次调整人民币汇率。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与美、日、欧盟等经济体的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这些经济体基于本国内经济和政治需要持续要求人民币升值,并对我国施加各种压力。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和整体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以国外要价合理让步和对我发展整体有利为前提,我国政府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包括美国、日本、香港、欧盟、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0.2%,并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人民币升值是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不再紧盯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标志,这是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采取的改革措施,其宏观意义不言而喻。这种变化对于我国出口贸易将产生多种影响。

  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调节机制传导的,而影响这一机制传递效果的因素很多。在我国,由于加工贸易多是进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后在我国进行生产然后再出口,因此进口的原材料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也是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导致的。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基础产业的迅速发展,出口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将更多地由国内厂家生产,汇率的调整也将对其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扩展效果。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当生产出口商品使用本国原材料时,本币国内价值贬值的情况下,本币汇率升值会使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稳定的情况下,本币升值仍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商品的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升值,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是否上涨及上涨幅度的大小,由本币国内升值使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下降的幅度和本币升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的幅度共同决定,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引起出口增加;若前者等于后者,则不影响出口;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只会较少地减少商品出口。而当生产原材料来自海外时,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与进口原材料在出口商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高低成反比,比重越大,则汇率升值减少出口的作用效果越小;反之,效果就越大。

  第一,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贸易条件。伴随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同时,我国贸易条件近年来正在不断恶化。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93——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了2%。2003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4.7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9.7,贸易条件指数为95.4%,低于上年的98.8%。这就是说,我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下降,即我国必须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换回同样数量的进口商品,国民福利向外流失。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居高不下.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学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等制成品进口比重大幅攀升。近年来,大部分初级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美元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993—2000年,中国进口价格总指数上升了19%,其中制成品上升20%,初级产品上升16%。同时,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进口需求的上升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原材料、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价格,进一步造成贸易条件的恶化。

  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价格的降低,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复出口。故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最得到提高,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这样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增加国民福利,总体上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

  第二,人民币升值可以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目前,中国的贸易结构很不合理,大多数企业都处在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水平上,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出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且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要从国外进口,加工收益近80%属于外国产值的转移。一方面是企业加工作业深度差,企业深加工链条短,进口原抖和部件大最侵占增加值的份额;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产品处于价值链的末端,普遍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容易受到跨国公司的制约,出现无自主产权和技术空心化局面。

  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手段,可以最有效率地把制造业中那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的、管理不善地挤出去,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增强竞争力。让那些富于创新、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强者变得更强,并且能减少无效率的企业在海外的相互恶性竞争,另外还能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从国际经验看,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的国际品牌都是在本国货币升值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因为本国货币的持续升值让它们面临“优胜劣汰”的压力,从而不断激励企业创新、再创新。最终走向世界知名品牌之路。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推动我国企业贸易结构调整并激发其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我国出口产品所遭受的反倾销诉讼。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来实现出口导向战略,凭着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低端市场。根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61、62和63类)207.79亿美元,占同类商品总进口额的26.01%;鞋类制品(64类)金额为127.21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70.94%;箱包制品(42类)金额为62.59亿美元,占同类总进口额的71.66%;家具制品(94类)金额为170.55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45.79%;玩具和游戏用品(95类)金额为191.41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78.24%。在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

  42皮革制品;旅行箱包;动物肠线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83.1284.98

  面对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必然会加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受到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缓解国外市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压力,同时适当削减外汇留成、出口补贴、贸易信贷等方面的出口扶持政策也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可以提高国内非贸易品的价格,消除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扭曲,有利于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平衡发展。

  第一,实际有效汇率的进一步上升会削弱出口。考察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是看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衡量实际汇率变化主要是看汇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变化的相对速度,当汇率贬值速度超过通货膨胀速度则实际汇率下降,反之,则实际汇率上升。从1993年到2003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先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后逐渐趋于平稳,所以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水平普遍提高之后在一定范围内小幅波动。自1990年到2003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虽然贬值近40个基点,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升值3.59%,使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然而,因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所带来的贸易下降效应被影响更大的国外收入增长效应给抵消掉了,所以,我国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容易将本国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条件下,如果对人民币进行升值操作,则会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而实际有效汇率又是决定一国多边贸易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我国现有的贸易顺差。

  第二,影响外商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而他们生产的产品除在中国国内销售外,很大一部分份额都用来出口。20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份额在中国总出口额中的比重保持了较快增长,2001年已超过总出口额的50%。人民币汇率的升高意味着外商对华投资成本的增加,受此影响,国外资金可能会转向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影响对我国“三资企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三资企业”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载体,在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程度不同的负面作用。

  第一,调整出口退税率,减少对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补贴。我国目前平均出口退税率高达15%,但财政却又无力支付,可考虑合理利用外汇储备加快拖欠款的偿还,以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减轻国家财政支出压力。税率下调的结果会使我国的出口增长放慢九游娱乐官方网站,经常项目余额减少,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税率的调整也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是降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像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大型中资跨国公司的全球资金调拨以及银行持有更多的海外资产等应逐步放宽,扩大国内企业和居民用汇的权利等。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对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银行支付给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利率;鼓励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并放宽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务管制。

  第三,降低人民币存款利率或提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应下调到使人民币的收益率低于其他国家货币如美元的收益率,从而有助于避免大量“热钱”流入我国,降低人民币来自资本项目盈余的升值压力;提高贷款利率会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从而会引起出口增长放慢,降低人民币来自经常项目盈余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对于投机性的热钱要严格监控坚决杜绝,以维护我国汇率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第四,适度控制、合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合理利用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这是应对人民币升值贸易冲击的关键。由人民币升值压力微观基础的分析可知,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程度来源于大量外汇储备,所以利用我国目前大量外汇储备来进口石油、粮食、矿砂和技术设备等我国紧缺资源和急需技术,不单可以缓解大量外汇储备所累积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最终有利于对外国的产品出口,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有利作用。可以考虑的具体使用途径有: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建立和完善我国重要战略资源的期货储备机制,诸如石油、铜、铁矿砂等我国稀缺资源,为保障国家安全作必须的准备;放宽外汇管制,提高优秀企业的用汇比例,鼓励国内优秀企业向外直接投资,提高外汇使用效率;购买国内紧缺商品,平衡国内物价,利用人民币升值减轻部分行业、部分产品物价上升过快的压力,对我国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也会起到一定的抵消作用。

  第五九游娱乐官方网站,循序渐进地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未来的改革方向,所以最终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保障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平稳发展,必须落实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上来。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改进的程度尚不足以让中国完全开放外汇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因而汇率水平现在还不应该也不能够对资本账户变动做出反应。完善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必须循序渐进,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区间,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变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单一联系汇率机制,改为盯住一揽子货币的联系机制。经过汇率制度必要的过度和经验积累,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驾驭能力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不断强大之后,再实现对外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和人民币汇率的完全浮动,到那时就可以实现人民币作为强势货币所支持下的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壮大。(二)我国外贸体制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第一,转变我国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由于国内内需不足,对外贸易曾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入世以后,面对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发展对外贸易依然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单纯的依靠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是非常危险的,过度的依赖国际市场,很容易受到国外市场的冲击,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是逐步下降的。因此,我国必须在积极发展对外开放的同时,努力推进对内开放,积极转变发展战略九游娱乐官方网站,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我国地域辽阔,消费人口多,国内需求巨大且市场潜力更大,当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冲击时,国内的回旋余地也很大,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经济增长方式,还可以直接消化一部分出口,并增加进口需求扩大内需的政策可以冲销人民币升值后可能下降的外需。虽然人民币汇率上升本身就会自动扩大内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部分新增加的需求将主要是对外国产品的需求。总体来看,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还很大,比如降税、调整个税征收点、减费、增支、取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歧视、取消外资企业享有的税收特权等。

  第二,调整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我国目前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贸易商品结构具有如下特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比重,是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有了快速发展,但是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仍很低,依然是高科技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仍然很小,新兴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明显不足。从我国的贸易商品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国需求弹性较小,而且面临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而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和机器设备的国内需求弹性相对较高,这一贸易结构特点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改善。出口依存度在产品上的不平衡使少数产品的发展增大了风险。出口依存度高特别集中表现在个别产品上,如纺织服装产品高达50%,使这一产业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特别强,一旦国外发动反倾销,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和工人就业会立即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同时也要注意技术引进和产品研发,注重质量,创品牌效应,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减少高科技产品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对国外的依赖,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第三,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创新,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别依赖。要进行贸易观念上的创新。目前我国的出口仍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包括人民币价值低估造成的出口产品外币价格较低和出口企业竞相压价,使许多产品不断招致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导致一些出口市场萎缩,同时,出口数量优势难以转化为收入优势和利润优势。这种观念必须转变,要重新评估出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将危机转嫁到国外,使经济增长真正回到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利用国际市场的轨道上来

  第四,健全外贸服务体系。国家应该健全外贸服务体系,扫除非市场障碍。非市场因素对企业出口贸易有很大的影响,政府部门应在行业政策调控、提高办事效率、规范经济秩序、避免低水平竞争、提高海关通关速度、切实落实出口优惠政策、加快退税等方面,努力为企业营造“软环境”,避免企业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为企业树起坚实的“保护伞”。这里,建议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健全外贸服务体系,如重点跟踪落实国家和省里的出口退税政策,用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和反倾销工作,做好进出口公平贸易和维护产业安全工作;积极宣传有关促进外贸出口的鼓励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营、国有、外资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培育出口大户,扩大出口规模。

  第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企业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汇率机制改革后,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摆脱以往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价格的“三低局面”,将很容易减少其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因此,出口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挖掘内部潜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节省不必要的费用,大多数出口企业应从抓内部管理入手,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能节耗,尽量减少原材料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是与世界品牌竞争的市场。出口企业要尽快提高出口产品档次,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走高端名牌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以反倾销、特保等措施来给中国企业施压。

  第二,增强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出口企业应积极应用汇率避险工具,包括及时结算现有的外汇;使用多币种开展业务;加强银企协作,利用银行提供的远期结汇、外汇期货产品、外汇期权产品、互换产品金融工具以及信息咨询财务顾问服务,来规避汇率风险。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逐步进行资源整合,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适度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建立全球化生产贸易体系。这样可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减少个别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虽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短期内会有一些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增加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扩大贸易逆差,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提高出口部门的经济效率,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提高出口竞争能力,同时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成本,促进国内企业进口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等,这将有利于国内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也有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效率,最终会扭转贸易逆差,从而改善我国的贸易收支。有效消除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人民币的大幅度波动以减轻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又要充分利用人民币的小幅度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促进作用,如通过控制外汇储备过度增长、调整我国的贸易战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为人民币进一步的升值减压,避免大幅度的汇率波动带来的不良后果。

  [1]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25-156.

  [2]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P56-71.

  [3]余永定,何帆.人民币悬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P46-49.

  [4]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89.

  [5]张晓朴.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P225.

  [6]永治.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P78-81.

  [7]孙杰.汇率与国际收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P56.

  [8]金凤伟,王东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9]丁艺.人民币升值及其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影响[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4).

  [10]安烨.博弈—升值压力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1]张伟.“人民币升值压力”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6).

  [12]刘惊寒.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13]李媛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14]张静.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5).

  [16]梅新育.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之企业对策[J].新理财,2003,(9).